En
电子画册
学术研究
激活传统——民间陶瓷文化的当代转换
发布时间:2016-05-05 来源:原创文章 浏览量:4461
字体大小

来自马口窑的对话——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节选)

主题:激活传统——民间陶瓷文化的当代转换
学术主持:娄宇
主持人:刘宇
时间:2016年4月15日15:30-18:30
地点:武汉美术馆五楼报告厅
与会人: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左正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邱耿钰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 周武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 张甘霖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 鲁虹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 娄宇
华中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肖丰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潘长学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李正文
武汉美术馆副馆长 刘宇
武汉美术馆艺术总监 高小林
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 宋文翔
蕲春县官窑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吴华君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毛新建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周益民
原武汉大学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 刘渝南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邱玲
湖北美术馆典藏总监 肖传斌
湖北工业大学教授 梁邦正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胡雨霞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叶双贵
泽釉艺术机构艺术总监 张琪

刘宇(武汉美术馆副馆长):
    大家好!“来自马口窑的对话——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我们经过了三年认真的筹备,从展览的选题到艺术家的选择,包括我们到马口窑实地考查,组织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艺术家命题创作等等,应该说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今天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下怎样把马口窑文化资源、传统的历史资源激活,成为当代创作的精神、元素。 
娄宇(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
    我们展览的名称是“来自马口窑的对话”,研讨会的本身也是“对话”的延续。既然是对话,它就要有对象,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中至少要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在这里自变量是现代陶艺,因变量是马口窑文献,因此我们今天的对话对象就是“马口窑文献”和“当代陶艺创作”。我们这次创作主题和基本主线是来自于马口窑的文献,这个文献包括了有关湖北民间窑的一切历史文化知识的信息,它不仅是文字的文献,还包含了图像以及民间窑的发展历史。另外,我们通过当代陶艺创作观念的转换来激活传统,让更多人了解民间窑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我们希望通过文献的支撑,使湖北的当代陶艺找到一个具有独特地域面貌的发展道路,我们这个展览仅仅是一次尝试。所以我们今天主题是“激活传统——民间陶瓷文化的当代转换”,我们希望探索当代陶艺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希望这次展览能够做成武汉美术馆的品牌展览,具有一个可持续性。

鲁虹(合美术馆执行馆长):
    武汉美术馆找到了一个既有湖北特点、也有传统特点的媒材——马口窑的陶艺,来进行当代的对话,它确实丰富了本地域美术馆界的生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家参与国际对话,它自己的身份认同很重要,所以从传统中寻找元素进行当代的开掘很有意义。坦率的说这个展览在当代性的开拓上做的不是很多,说是和马口窑对话,实际上是和传统的对话,这个题材很好,艺术家进行了各方面的探讨。我想以后除了对传统形式的当代开拓以外,青年艺术家要从当代的感受和当代的观念出发进行新的创造,包括形式、纹饰上,这种对话是更广义的对话,它可能没有传统的形式也没有传统的纹饰,但它真的是当代和传统的对话,可以给我们产生很多的联想,这和当代艺术家的背景有一定关系。
从今天的展览可以看出,陶艺比画作更接地气,观众更喜欢。当代艺术就得走向公众,它来自中国传统的一个媒材,我们如何进行开拓,这篇“文章”还有很多要做。

左正尧(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当代陶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和有实力的艺术家对于陶瓷材料的介入,远不如今天积极和敏感。产区陶艺一直处于民间工艺和满足低端需要的阶段,高校教师早期也不愿过多介入产区的发展,从而,导致高校与产区陶艺发展的不平衡。加上,有些产区作者为了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守不住工匠精神的底线,用印制和注浆等手段批量生产,缺乏直接接触陶瓷媒材创作时的敏感,和动手所留下的泥性痕迹,整体上拉低了产区陶艺的门槛,缺乏作品原创的媒材魅力。
尊重陶瓷媒材的自身特性,尊重作品的原创性,理清陶艺与绘画的区别,陶艺与雕塑的区别很重要,现在有些陶艺作品,用雕塑手段创作,以为将泥土烧成陶就是陶艺。作品的泥与釉、泥与火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每一阶段的升温曲线,氧化还原,时间的把控,都将导致作品效果的千差万别。也正因为陶艺媒材有很强的工艺性、实验性、和从业经验,所以要求介入这个媒材的艺术家首先要尊重媒材,陶土才可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1989年在管窑镇待了两个多月烧制作品,在赤西湖畔感受当地的人文环境,柴烧器皿所透出的媒材美感,管窑的烧成技术是龙窑柴烧,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技术。两湖地区中家里使用的器皿,大都是带有这样的原生态文饰,很亲切,小时候家里会用到,包括茶叶罐、泡菜坛子,都是这一窑系。窑口之间手艺和纹饰会互相传递和模仿,工匠们也会互相走动,带动文化和技术交流,形成民间陶艺发展的中原特色,包括马口窑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国际当代艺术影响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在中国当代艺术大背景下,如何用陶瓷媒材介入当代艺术,需要各大美术馆投入和扶持,包括批评家的介入,以及陶艺家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展览和交流。
邱耿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今天的民间陶瓷仍然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民间陶瓷它本身和普通民众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有着为生活服务的造物理念和朴素的审美趣味。二是民间艺人所掌握的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的手工生产技艺。这些是其他的陶瓷种类所无法取代的,也是民间陶瓷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今天发展民间陶瓷,或者激活传统让它有一个当代的转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民间窑厂本身应该努力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民间陶瓷也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民间艺人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适应时代的变化,从现代设计、现代陶艺中汲取营养,再次与生活对接,介入现代人的生活,最终要通过它自身的改变来回归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二是作为从事陶瓷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来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了解民间陶瓷,为民间陶瓷营造新的生态环境。陶艺家也可以以民间陶瓷为依托,形成本地区陶艺家的队伍,或者形成一个集团的优势,借此提升本地区陶瓷文化的影响力。
三是通过发展陶瓷文化,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发展陶瓷必须有群众基础,全民的艺术素质、审美趣味、欣赏水平提高了,陶瓷文化才有可能健康、长远的发展下去。

周武(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马口窑本体语言到底是什么?这是激活马口窑传统的核心问题。民间陶瓷是生活的物件,更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情感寄托。民窑的振兴,在我看来不仅是手工艺的再造,更是传统工艺的活化。其关键在于聚焦这个时代的生活。健康的民窑生长于民族生活中,是时代鲜活的历史进程形态的标记,也是人们集体性的文化记忆。我曾做过民窑传统工艺振兴的课题,有些浅薄的认识,下面就五点思考跟诸位分享:
    第一,首先要明确该窑口手工制品的价值取向,理清什么是活态的民窑。其次是运用合理的措施,对症下药,摆脱困境。简单的复古,或者是传统元素的简单拷贝和使用,这是非常不健康的现象。
    第二,我们要从粗放式的资源使用,走向精细化的计划、深度化的拓展。我们要深入探讨什么是低能耗可持续的民窑手工艺,否则地方资源的枯竭必将导致民窑的消亡。
    第三,培养和激发年轻一代民族手工艺的自豪感和匠人情怀,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才能通过人才的培养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第四,民窑的振兴,仅仅依靠艺术家、政府、手工艺人是不够的,得具备顶层设计的一套系统计划,得要有合理、科学和落地的规划。
第五,民窑的激活一定离不开传播,民窑手工艺更加需要政府的积极倡导,媒体的热心宣传,手艺传人的勤劳与敬畏,人们的审美认知和市场的接受等等,这也是一份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打造的文创事业。

张甘霖(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
湖北的现代陶艺能在全国形成一个独有的文化现象,我认为它有一个很深厚教育推广的根基,它是依托人文与教育的结合,侧重于陶艺与教学内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陶艺人才不断承继。武汉高校不下于几十万名大学生,他们通过这些教师、陶艺作品、陶艺展,对于陶艺的认知如同火种种植心中。所以,对于我们传播中华民族陶艺的文化,武汉无疑具备全国陶艺教育的策源地。
由于马口窑文化符号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我们湖北当代陶艺与众不同的陶艺群体,正是因为有了马口窑文化之源,所以它走上了与景德镇、佛山不同的道路,也成为湖北现代陶艺自身的一种品牌和未来的指向。

潘长学(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今天对于马口窑的开发、新的再生,都应该原原本本的回到窑上面去,把它在工艺、烧制、釉色、成型的每一个环节、细节中进行认真解读,进行分解,然后重新演绎。还可以把研究的群体再扩大,这些艺术语言不仅仅是塑型的语言,它还有材质的、工艺的语言,甚至有前沿技术的语言,真正使马口窑的造物对象转换成今天的艺术语言。
今天的审美方式、生活方式,一个是现代方式,一个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方式,两种方式都能够牢牢地长在我们重新演绎、重新再塑造的马口窑的器物上,它不仅仅是今天的艺术在现价值,更具有社会价值。

李正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马口窑在10年前、15年前是地摊货,马口当地的老百姓是瞧不起的,且有一个口头禅,马口的窑墙——“乱坛”(乱谈)。真正重视马口窑是我们美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收藏风气起来以后,有些人买不起官窑、瓷器,马口窑便因为便宜而受到美术界老师的关注。
官窑是以件取胜,民窑是以量,它的震撼力和老百姓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官窑其实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民窑,我不赞成马口窑是属于湖北的,它是属于中国的,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也是整个世界的。马口窑有很多元素是从越窑、长沙窑、磁州窑来的,它的样式、纹路都是有根有据的。但它是唯一在我们这个土地上生根、发展出来的。
    现在我们的研究中有很多困惑,马口窑的来源,这是我们这些年一直注意的问题。书上记载隆庆年间应山老人到马口来传授技艺,应山就是现在的广水,明代称之为德安府,明代的汉川马口是属于汉阳府。这次湖北从日本复印回来了《汉阳府志》,是万历年间编撰的,共分为1000多卷,它真实地记载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在这么多艰难困苦中马口窑能挺住,它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它用它的陶罐作为老百姓装粮食、做腌菜的器物。而且它在发展中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比如明代的“五子登科”罐,在明代应山老人带来了浮雕技术,明代末年浪漫主义思潮盛行,这批人处在思想真正解放的时候,湖北在这时本来是越窑传统、清瓷传统,它的变革就是转向民间,与老百姓紧密结合、就地取材,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装饰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它非常了不起的。
另外,它的样式在全国来讲也是很有趣的现象,一个八仙坛可以延续300年,然后发展达到高峰,到了民国开始衰落。到了解放后八仙坛就没有人做了,这时候艺人只能刻八仙,就变成了八仙扛着锄头下地,但还是穿八仙的衣服,说明随着时代在发展。到了“文革”时期就做“毛主席万岁”,到困难时期它就做煤油炉解决老百姓没有饭吃的问题,一直到最后彻底消亡。它的精神特别可贵,它和老百姓共患难。老百姓结婚的时候陪嫁有它的锁坛,老百姓烦闷的时候,就把悲愤的文字刻在坛上,所以它是活生生流传下来的。

肖丰(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马口窑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民间器物,我觉得有太多当代的人文热情被泛滥掉了,过分的去强调历史文化其实都是商业,而且毁掉了我们已有的历史文化遗存的自然状况。
我们要尊重民间器物的属性,老百姓喜欢便宜,它就是日用品。但随着生活、社会的改变,生活用品中要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质。民间的一定要它回到民间,并存活在民间,同样我们的艺术家也要回到镇上去做陶艺来影响民间艺人,进而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不是一次性的基因突变,不是一蹴而就可以造成的。

高小林(武汉美术馆艺术总监):
在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好像“回归传统”被提得越来越多,我对此有点怀疑,因为我不知道它的可能性和可信性到底有多大,包括它的必要性。今天我们用的“激活传统”,要比回归传统、继承传统更为准确。陶艺有几千年了,是不是我们祖先把我们民族的基因埋藏了,现在需要我们“打捞”、“激活”,至于激活以后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那还要往后说。
我们在谈论民族陶瓷文化转换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什么是艺术。卢梭曾说过手工艺人是受命运影响最小、最自由、最诚实的人,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职业。刚才李老师讲了现在当代艺术的一种创作方式——量的力量。它在于马口窑大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实际上它形成了一种文化,它这种文化的积淀是我们所需要继承的。包括刚才毛老师讲的直接对接,是用马口窑积淀的文化元素、艺术元素和现代艺术创作的对接。

宋文翔(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
    我自己最感兴趣的也是研究艺术的两极,即传统和当代。也就是如何使传统艺术得以当代转化,还是我多年来在进行艺术评论与策展中研究的课题。
我个人认为当代的陶艺要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就必须要向传统文化学习与挖掘,尤其是在传统的民间制陶文化中汲取养料,才能使陶艺能够走向当代。左老师认为要“顺”,而我认为“顺”的前提要“尊”。我们的陶艺既然要跟马口窑形成“对话”,要以马口窑为养料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就要深入马口窑这个地方,真正弄清、吃透马口窑的特点,包括传统的器型、纹饰、釉色、工艺、制作技术、烧制方法等等,才会获得与其他地域陶艺创作迥然不同的“当代性”。在我看来,传统的马口窑的“土”并不是当代陶艺的障碍,相反当代艺术是无关于技术的,无关于工艺的,能不能在作品中体现一定的问题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制造一些问题和矛盾呢?我认为这个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比如传统的绘画门类,如何在保留自己创作状态下,就是在原有的绘画技术不放弃的情况下,可以再画面上人为地制造矛盾,有了矛盾,问题就得于产生了。比如我们可以把相干和不相干的物象并置在一起产生视觉上乃至文化意义上的冲突,这样就会使观众产生背后的思考,就会指引对象背后的对象化。当然,在此次“来自马口窑的对话”展览中,有许多艺术家除了采用了这种“并置”的方法外,还有“放大”产生陌生化、“重复”与“变异”放在一起的“列阵”等等。
   
刘宇(武汉美术馆副馆长):今天研讨会主题叫“激活传统”,我理解有二层含义:一是学习、整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用于当代陶艺的创作。艺术家们一方面从马口窑的传统技艺中(包括材料、技法、釉色等)借鉴形成新的样式,另一方面从马口窑自由挥洒、关注现实的特征中寻求创作资源,展现当代意识。第二层含义是如何通过对马口窑文献的研究,对马口窑有一个明晰的定位,以推动湖北民间窑口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以上各位专家学者对如何激活传统都给出了理论的分析和现实的途径,对我们下步工作都有更多的启示。我相信,今天的研讨会与这次“来自马口窑的对话”展览,都将在湖北陶艺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再一次地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