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艺术之域”讲座
2015年6月15日,“德国:艺术之域”参展艺术家刘广云给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带去了一场题为“时差”的讲座。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通过图片展示和作品解读,刘广云介绍了自己十年来的创作。他自称创作是一种工作,这种工作是从一个地缘到另一个地缘的故事,从一种文化正在走向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艺术在这里也从一端到达另一端,从一种情境过渡到另一个情境中。这种工作具有双重特征,不能互为转译,却互为作用;这种工作既不能在中国特殊语境中在发生,也无法在德国的语境中完善其存在。这些促使他将探索作为漂移者的自我私人世界作为其创作的主要灵感与动力之源,专注于传达世界与自我的复杂微妙关系,游走于影像、综合材料、装置等艺术样式,不断尝试以更为强烈、直接、综合的手段构建并拓展着艺术的空间。
江汉大学,讲座现场
穿越时差
文:刘蕾
在艺术全球化的进程中,被称为“世界参与者”、“文化间漫游者”的文化移民在多元文化间对话与交流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处于流动状态之中的艺术家身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跨文化的环境之中,大多经历了质疑与认同、徘徊与笃定、焦虑与坦然、抛弃与重拾、失重与平衡的漫长过程。文化上的多重归属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自我体验的一部分,重构了他们对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漂洋过海只身前往德国的中国艺术家刘广云来说,中西文化的巨大反差给他带来的触动是巨大的。从上海飞往德国只需耗费短短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地理空间的平移,经纬时区的跨越,给人的生理上、心理上带去各种不适。时差对于刘广云来说是生活中典型的日常经验,作为他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起点和创作资源,时差也隐喻着文化的错位,认知的局限,价值观念的差异。刘广云近些年的艺术创作是他在两种不同文化间游走斡旋20余载的自我调试与突破,他关注到文化融合带来的正面影响及负面效应。
•融合似乎是一种错觉
旅居异乡多年的艺术家,必然存在着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状态,在与东方式的文化基因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能力都似乎能顺理成章地融入了西方异地。然而,刘广云直截了当地戳破了融合了的表象,一种融合了的错觉。
作品《丢脸》的钟摆,恰似艺术家一种徘徊不定状态的现实剪影,自我头像的直接运用暗示着主体身份状态的投射。该作品在意大利某小镇展出时被当地居民误读成是表现中世纪宗教对人精神的控制。实际上,误读恰恰显示了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的延展性。刘广云认为,误读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它暗示了作品的生长性。《丢脸》也曾与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入口门前的北京奥运会倒计时显示器嫁接,当倒计时的数字归零,影像结束,将计时与事件的荒缪嫁接强化了。拍摄女儿睡眠状态的《不安的睡眠很安静》,看似辗转反侧的浅眠并不是女儿熟睡状态的真实写照,真实的表意不是镜头前的观摩,屏幕后的动态影像比真实更真实。
《丢脸》录像,2005
《不安的睡眠很安静》,影像装置,2005
•“脸”与身份
面部形象是身份识别最显著的特征,刘广云将“脸”作为素材不绝于他对自我形象的复制,还将自我,德国妻子和混血孩子的头像当作混合文化的缩影,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文化的融合中,永远无法被消解的种族差异暗含在一个家庭的固有结构和天然的基因中。然而身份所包含的远不仅仅局限于面部形象“脸”,刘广云2006年的《整容》系列,进一步丰富了其对“脸”的题材处理,真正指向了人的精神层面。大量广告模特的印刷品被肆意揉捏堆砌,他将平面模特千篇一律的、被数码手段精心修饰过的“脸”看作是身份沦丧的标志,原本真实的面孔在这一刻集体褪去表皮,唱起挽歌。与此相类,2010年的作品《面料》,则显得唯美的多。将现代最流行的广告模特形象当做标本封存起来,琥珀的半透明质感给作品增加了隐秘的气质。虚幻而脱离了文化背景的唯美形象,是平面图像处理的标准化的结果,美丽的表象因此变得廉价,与对象的身份毫无关联。以男权为核心的大众审美标准泛化为虚假的符号,和模特形象一起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标本,刘广云就此温柔地将“脸”与身份剥离开来。
《整容》,影像装置,2007,波兰波斯兰国家美术馆——展览现场
《面料》,综合材料,2010-2013
• 一万公里的跋涉
装置《11071.96001KM》,是刘广云上海与德国两个家的真实距离,他在地图上标示出具体的路线,按照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匀速的运动,双程并置,模拟这段实实在在的地理空间,成为了作品中近93个小时的视频。在美术馆每天播放8小时的情况下,需要13天才能全部播完。同时,连接屏幕和电脑的光缆总长度是11071.96001米,数据的传输需要通过比两个地址间的实际距离缩小了1000倍的光缆媒介才能进入屏幕播放。10万个数字定位了这段实体路的地理坐标,也是刘广云20年间游走在两种文化空间的心理坐标。在此,这条线连接了他在20年前带着梦想向西寻找自我的启程,及20年后向东溯源、试图回归自我的漫长路途。
《11071,960011km.》,影像装置,2010,林大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自我批评与批评
《弹道——新德汉字典》的素材是刘广云1985年在国内买的一本字典,字典是习得另一种文化的必经之路。然而,他意识到企图)用文字上的理解交流融入另一种民族文化是一厢情愿的,文字不是文化,语言上的交流即使不是问题,文化上的障碍却是无法消解的。
字典中夹杂着他20年间出入境的证件照片,每一页被子弹击穿。刘广云将700多页纸分别装框并按照字典的页码依次展开,还原了其对文化融合之困境漫长而艰涩的自我解惑的过程。射击的整个过程用影像记录下来,由他独自完成,批评和自我批评都在子弹穿过的那一刻完成了,子弹连通起20年前的时空,弹道的另一头通向原初的那个混沌的自我,那个朴素真挚的起点。
《弹道——新德汉字典》,影像装置,2013,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现场
系列作品《安全距离》是由外人担任射击主体,并在未告知其射击对象的完整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以此直指人在作出批评的时候往往是盲目的,也许并不知道其中存在的背景和上下文逻辑,批评中的诸多误解,可能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对于文化间的差异更多时候需要了解和宽容,刘广云以一种敏感的反思对批评设定了“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装置,2014,创作过程
将蒙娜丽莎、玛丽莲梦露的波普形象,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宋徽宗作《瑞鹤图》都成为了被射击的对象,攻击所造成的伤害化成一种残酷的诗意美感,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对伤害的认知。
《安全距离》装置,展览现场
《安全距离》装置,展览现场
从一个原先使用水墨材料的创作者转向当代的综合媒介运用,是刘广云在主动融合与被动接受的博弈中寻找到自身艺术创作语言的结果。多重逻辑和思维的传达不局限于同一种艺术媒介,也不局限于同一个艺术现场。艺术家刘广云在艺术语言的使用上不存在时差。
从德国美因兹到中国上海,他的旅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