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4月17日至5月10日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6/7号展厅
开幕时间:4月17日(周五) 15:00
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
——*——*——
前 言
雨一直下,已记不起是哪天开始的了,一切都是湿漉漉的。在此地,三四月份的雨下得十分任性,有时竟是倾盆大雨,酣畅淋漓好似夏天,许多外地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也只有如此,这个热闹繁华的城市才能趁着这样的时节安静下来,稍作喘息。
雨天,人们都慢了下来,迟到有了理由,懒散有了理由,大家互相理解会心一笑,如此完美。雨中,江汉路标志性的天桥被拆了;雨中,街坊邻里手捧热干面老远就打起招呼;雨中,五位艺术家正赶往印刷厂编辑画册,筹备《心源墨象——叶利平、田华、程春利、李剑、黄少牧作品展》。
武汉美术馆一直致力于水墨艺术的研究与地域文化的梳理,在新馆成立的六年间我们举办了众多水墨展览,有群展有个展,旨在对本地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不断的梳理与展示,期望通过美术馆这一平台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最终将他们的作品纳入艺术档案的研究,这也是一个美术馆无可厚非的职责,同时也是将艺术作品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的一个选择。
《心源墨象——叶利平、田华、程春利、李剑、黄少牧作品展》的参展艺术家,平均年龄四十余岁,在艺术的探索上他们都走过艰辛的路,但他们对艺术一直孜孜以求,并取得了可贵的成果,现在他们都由“职业”转为“专业”画家,处于各自艺术创作的高峰期,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五位参展艺术家艺术面貌不同、艺术语言也不相同,有的专攻工笔,有的专攻写意,但作为一个创作群体,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扎在中国画的本体语言中,一手抓传统,一手抓生活,在此我们以年龄的先后对他们的作品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叶利平极富艺术天赋,在成为专业画家以后,他在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他一方面刻苦钻研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的采集,经过这样不断的摸索研究,使之创作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由过去传统笔墨符号化的组合转化成对传统山水的个体认识, 链接了传统与当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被“境化”后的清新。
田华是一位非常富有才气的艺术家,他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有很好的文学、书法和篆刻功底,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是一位艺术修养非常全面的艺术家。田华“落寇”笔墨丹青以后,他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拜于名家刘进安门下,并多次长期地深入到陕北地区进行大量写生,结合南北不同的地域特点,通过自己的个体理解及体验,创作出十分富有生活气息与水墨味道的一批作品,笔墨老道、妙趣横生。
程春利多年以来致力于对工笔的开拓,在工笔中扩大场面、缩小景物,使画面呈现出介入山水与花鸟之间的效果景象,拓展了传统工笔一味花鸟的创作模式,同时他十分注意在生活中采集创作元素,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写生,在创作中不断融汇个人领悟,从而在工笔领域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特点,近年来不断在全国性的大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李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有很好的造型基础,在水墨创作中也十分善于加入个人理解,并对淡墨情有独钟,他的作品中既保留了水墨的印记、骨法用笔、写意的精神,也呈现出个人对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面貌,并在创作过程中使两者相互转化、中西融会贯通,从而使其艺术作品具有独有的水墨趣味,观其山水作品不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观可游。
黄少牧在五位参展艺术家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在他这一年龄层面的画家之中,有这样的写意功底实不多见,加之受到导师冯今松的影响,他的作品像他的老师一样充满了灵气。黄少牧非常注重生活与传统之间的语汇转换与表述,为此他进行了大量的写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作为一名年轻的写意山水画家是十分杰出可贵的。
此次展览由于场地有限,五位参展艺术家不得不放弃大幅作品的展示,但这些作品也展现出他们一段时间以来的艺术探索和作品的精华梳理,作品梳理对艺术家的成长是十分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我们相信他们将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呈现出来,并望通过这个展览拉近观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解,对他们有更多的期望与期待。
最后,希望此篇小文成为大家对于这雨季的美好回忆。
武汉美术馆馆长 樊枫
201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