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电子画册
展览资讯
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

    展览名称: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2015年7月4日—2015年8月23日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1、2、3号展厅
    开幕时间:2015年7月9日下午3点
    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
    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
    展览组织机构
    出品人:樊枫
    策展人:吴洪亮
    总策划:刘宇
    策展助理:谢蕊  刘蕾  薛良

    ——*——*——                                  

    前言                                   

    樊枫(武汉美术馆馆长)


    每每回顾近代这一百余年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国画先辈们作出的每一个尝试都让人反思良多。自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中国在政治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受到了来自西方现代思潮的冲击,中国知识界开始动摇自身的文化自信。对此,康有为等人提出画界改良的口号。潘玉良、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先后赴西洋学习艺术,他们所带回来的西方艺术观念从精神上和技法上都冲击着中国传统绘画。传统绘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等方面纷纷发生了改变,而人物画在这次绘画变革中首当其冲。


    接续以杰出画家任伯年为代表的海派画家对近代水墨人物的创作革新,徐悲鸿、蒋兆和无疑造就了中国人物画又一次大改革。1918年,徐悲鸿发表著名的《中国画改良论》(原名《中国画改良之方法》)。并争取到公派赴法留学的机会。在此后的八年,徐悲鸿接受了正规的西画教育。1927年,徐悲鸿回国。同年,蒋兆和结识徐悲鸿,并受其影响和鼓舞从西画中汲取养分,开始了改良和发展中国现代人物水墨画之路。


    蒋兆和对中国画的改造,一方面体现在其用西画之技巧,即西方古典写实造型之法发展中国水墨画,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线性的笔墨进行兼容对接,在反叛传统文人笔墨程式的规范中创立了自己的法度与精神。从主体方面,他认为中国画不再服务于“贵族的”文人士大夫和统治阶层,而转变为“社会化的”、“大众化的”艺术,通过对人民苦难的描摹进而将人道主义的关怀寄托于作品,蒋兆和开启了中国人物画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同时,蒋兆和对中国画赋予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精神特质,使得中国水墨画由文人审美情趣的抒怀达意转换为表现人性深度的悲剧美学品格。从本体到客体,从精神层面的多方转换使得蒋兆和的中国人物画创作完成了世纪超越。至此,中国人物画迈入崭新的阶段。由徐悲鸿倡导的写实主义艺术理念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经蒋兆和的承传与开拓,进而演化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美术体系,并使之成为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徐悲鸿和蒋兆和一脉相承的艺术道路,以及两人作为中国写实水墨画奠基者和开拓者的地位,被称为“徐蒋系统”,影响深远。


    蒋兆和作为将西方写实艺术理念引入水墨的第一代探索者,对于国画改良的主张是有一定主动意识与理论构想的。其中,就素描与中国画的融合进行了相当的实践与研究。他曾写就长卷《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其中便明确写道:“素描并不意味着为专业素描的一种独立形式,而是通过消化,使它在含意上名目上,只能是包括于国画写生法中的一个因素,与白描水墨等的表现形式及其他国画技法所兼容沟通,形成一套具有民族传统的、掌握现代科学的、有创造性的、完整的国画写生法”。

    这种主张是将传统国画“师法自然”之道结合西画之科学造型观,主张从素描写生入手,人物塑造引入体面光影,人物便有了立体感,呈现出一定的“素描”意味。蒋兆和的白描首先用线去勾勒具体物象的结构,再以笔墨的轻重缓急、浓淡虚实体现物象的质感和体积感。从实践到理论上,蒋兆和强调素描造型基础功力,追求写实,从而突破了宋元以来人物画“千人一面”的人物形象。素描从那时起一直被视为国内美术教学的基础,也被列入美术考核的必选项目。蒋兆和对素描能力的重视,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对中国画传统表现样式的有效转换的同时,蒋兆和使中国画成为深度表达人文关怀的载体,从而以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传统语言融合西方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综合跨越。蒋兆和带着批判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当时民族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因此动人心魄。


    他的作品《卖子图》反映了1939年日军制造的河北大水灾中民众的凄苦生活,画面描绘了一个母亲握着即将失去的儿子的手,旁提昔人买子句:“生汝如雏凤,年荒值几钱,此行须珍重,不比阿娘边。”这样的画我们连眼泪都看出来了。一个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兼具神形。在感悟生活的层面,蒋兆和通过一个小人物展现出时代的大背景,折射出一种社会的真实状态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人物画涵盖了各个社会层面,还涉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题材和人物,可谓“写尽苍生”。每一个作品都体现出了他对人物的认识以及体会,并通过他高超的人物画写实手法记录下来。而其代表作《流民图》以水墨技法的综合运用和特写式深入刻画,使人物形象具有了文学化的典型意味和史诗般的悲剧气质。


    我们现在的现实主义作品,往往丧失了一种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我们在今天提蒋兆和与《流民图》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的绘画范式,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笔墨精神,更重要的是从艺术创作的状态来反思。艺术家对时代的体验和感悟,人物的精神生活和内在世界的丰富性,他都用高度提炼的绘画语言表达了。而现代画家是否正是缺少了这一份正面现实生活并勇于批判的精神呢?正如蒋兆和所言:“我不知道艺术之为事,是否可以当一杯人生的美酒,或是一碗苦茶?如果其然,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共茗此盏。”
                                     

    2015年6月19日于武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