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电子画册
学术研究
武汉的大工业遗产在当代艺术上的溢出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原创文章 浏览量:590
字体大小

一,大都市的形成湖北工业化进程与武汉工业遗产的产生

       工业化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进而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组织形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极为辉煌的一幕。人类文明始于农业种植,而快速发展于工业的爆发。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工业遗产就是这一转化过程留下来的痕迹。“湖广熟天下足”所描述的清代中期以后的场景,是湖广地区农业开发成熟的写照,也是中国农业社会成熟期的典型形态。作为湖广核心省份的湖北曾经是中国农业社会后期最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之一。随着农业生产区域溢出效应的增加,在重要贸易节点上,与农产品加工与远程贸易需求相一致的工业产业也逐步成型。以汉口为中心的武汉三镇在工商业的刺激下迅速一体孵化成为一座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大都会。在自身规模逐渐扩大、工商业功能逐渐完善的同时,通过长江、汉江水道和后来的铁路线对外辐射其影响,进而成为湖北区域工业化的中心。在原有的武汉三镇各自边缘地带出现的工业企业迅速联系成片,并成为聚集人口与资本、联系三镇空间的核心纽带。武汉的城市格局也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而完成了三镇在空间上的统合。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本,湖北省从一个中国内陆重要的传统农业省份,逐渐完成省域内全面的工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这一工业化进程历时百年。而这一进程的起点与推动这一进程的最重要热点,无疑就是武汉。  从近代到现代,湖北工业经历了几次较大的爆发式发展。从1860年代开始,在汉口以远程农产品贸易为主要支柱的近代工农业产业链初步形成,并通过长江、汉江水路对上下游部分城市形成辐射影响。1890年张之洞督鄂后湖北成为晚清洋务运动的中心。到1900年前后,随着京汉铁路相关建设达到高峰,湖北省内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基本成型,汉阳成为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中心之一:随后,武昌沿江地带的纺织工业逐步繁荣,而服务于民生的轻工业体系也在汉口极为兴盛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至全面抗战前夕的1938年,武汉三镇聚合成一座城市,并成为中国当时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武汉在1938年的抗战大迁徙中成为人员、设备转运的枢纽,为国防资源大规模西迁,乃至全国工业化布局的重组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中期沦陷以后,武汉的工商业经历了十余年的低迷与停滑。1949年后开始的中国现代全面工业化全面建设进程中,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业体系布局与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后来的大小三线建设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省级完整工业体系的同时,也成为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相对齐全的工业门类,构成了湖北武汉工业布局的特色。而一系列关键工业企业的存在,使得大武汉成为中国20世纪中叶当之无愧的工业中心城市。在这个火红的年代里,武汉也成为一座火红的工业中心直至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工业体系,湖北的工业布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果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湖北工业是由近代工业初始起步-民国迅速发展-抗战滞缓发展,到1949年后现代工业全面建设-文革十年滞缓发展-改革开放后恢复兴盛几个关键性发展阶段构成的话,那么20世纪末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湖北工业随着全球传统工业文明的衰落和城市生态文明的兴起,转入了既有工业升级换代、新型工业全面发展新的历史阶段。这一过程中湖北多个城市和地区留下了大量工业 遗产。21世纪初,湖北传统工业的退出期同步遭遇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提速期,湖北工业遗存也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期间湖北中心城市武汉大量既有工业用地士地性质的转变,见证了一系列工业遗存消失的过程。然而,在大量遗存消失的同时,剩余遗产的价值也逐渐得到了重视。近十年间,武汉、英石等湖北省内城市相继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条文,并着手制定了专项保护规划,同时积极探索工业造产的再利用实践工作,这也是令人欣慰的情况。
        工业遗产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区位地块,其中所包含的历史记忆是无形而珍贵的财富。曾经庞大的工业企业在搬离原地之后,哪怕仅有极少量的空间信息留存,这也是见证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史料。


二,大工业的成熟一一武汉工业遗产的历史特色与地位


        湖北近代工业依托商贸活动展开,与湖北的地理空间格局紧密相关。依托江河水运交通线,在湖北形成了以武汉、英石、沙市《州州]、宜昌为代表的近代沿江工商业城市。
        湖北工业发端于农产品集散运输,进而形成了以仓储船运和铁路交通为主导产业、逐渐形成互相关联的复合产业链布局。地处长江、汉江两大水系交汇处的武汉三镇,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工商业近代都市。三镇集聚后形成的大武汉,成为近代以来城市工业体系布局中的枢纽与中心城市,同时在数十年间先后带动了长江下游的黄石、长江上游的沙市和宜昌、以及汉江上游的襄阳和十地等城市工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工业体系的辐射与系统的组织,并形成了相关工业带的雏形。
        湖北的近代城市工业体系的建立是以武汉为枢纽,以长江水系与京汉、粤汉铁路为骨架,在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重工业产业链、交通运输产业链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结果,从而造就了武汉这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重镇。以汉阳钢铁厂、汉阳兵工厂、汉口租界一一华界工业建筑群京汉一一粤汉铁路相关设施等为代表的武汉工业遗产群体,以及构成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系列湖北其他城乡工业遗产,构成了湖北近代工业遗产的完整体系,进而影响到中国很长一个时间段内的工业布局体系。
        湖北近代城市工业遗产在省会城市武汉最为集中。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样地之一,作为湖北近代工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其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相应的工业遗产保留数量也最多。在之后的工业体系建设与产业升级过程中,武汉也是湖北传统工业空间遗产化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在湖北近代城市工业造产的分布中,可以看到武汉作为湖北近代工业发展的中心所构成的不同产业链条延伸。其中沿长江一汉江往武汉上游一线分布的,主要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轻工业、航运业为主的产业链条,沿长江一线向武汉下游分布的,则构成以汉阳铁厂为中心的钢铁重工业产业链:沿粤汉铁路一长江一线分布的,则是茶叶加工与纺织业等产业链。从产业链布局特征与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状况来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升级、发展的历程非常清晰,而湖北近代工业遗产正是这一历史进程非常直观的物质写照。
         在湖北近代工业产业链的基础上,经历了抗战的严峻考验之后,湖北的现代产业布局在抗战胜利后艰难重启了。1949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现代转型时期。以一五期间“156项目”为代表的新型国家工业体系开始成型,其中7项落户武汉。而进入冷战高峰期以后的三线建设,通过汉江水系与襄渝铁路等展开的鄂西襄阳一十堰工业带逐渐成型,成为湖北省内以武汉为中心的第三个工业发展方向。
这一阶段的武汉,再次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之一。
         21世纪以来,随着武汉在湖北省内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巩固,以武汉为中心,襄阳、宜昌作为副中心的湖北省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型,湖北工业的区域分布也随着这一调整发生了变化。21世纪开始湖北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业空间的遗产化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武汉作为湖北近代工业化的枢纽,以长江水系与京汉、粤汉铁路为骨架,在农产品加工产业销重工业产业链、交通运输产业链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结果,从而造就了武汉这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重镇。以汉阳钢铁厂、汉阳兵工厂、汉口租界一华界工业建筑群,京汉一粤汉铁路相关设施等为代表的武汉工业遗产群体,以及构成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系列湖北其他城乡工业造产,构成了湖北近代工业遗产的全貌。19世纪末,武汉三镇各自独立管理,工业在当时三镇各自的城市边缘区域出现并发展。这些城市边缘工业区域,最终成为20世纪初期三镇空间融合的纽带。而跨区域的铁路交通等发展的需求,更加速了武汉三镇的一体化进程。
         1949年以后,武汉三镇的空间一体化基本成型,工业区开始从融合区域,也就是新的中心区域开始外迁。新的大型联合企业形成的工业中心逐次落户与武汉当时的郊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当这些区域再度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区域,在地理上面临去工业化的要求武汉作为湖北省域工业化进程的源头,沿长江与汉江形成的工业化扩展,在后工业化时代留下的遗存分布也印证了这一历史进程。
         21世纪初,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东部“1+8”城市圈基本形成,武汉的工业外滋再次成为重点。一批工业企业外迁后留下的空间痕迹,也留下了20世纪后半叶所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大批武汉现代工业遗存。而在此之后比较成功的工业遗存向工业遗产转化的实例,在湖北省内也更多集中在武汉。究其原因,在于随着后工业化时代湖北省内人口与经济在武汉市的高度集中,武汉的经济发展与后工业化进程也在湖北省内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武汉城区扩张的进程中,空间重置现象极为突出,从而将大量工业造存转变成为工业遗产加以再开发。                 

图1湖北省各地主要工业造产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德产史录一湖北卷》王彬阳绘


三,大遗产的留存一武汉工业遗产的价值解析


        武汉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首先在于作为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
        1861年是湖北近代化的重要分水岭,江汉平原丰富的农产品出产开始通过汉口进入国际贸易体系。汉口作为长江一汉江水系水运枢纽的特殊地位,使得汉口开始形成近代工业的雏形。湖北省内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与这种全球贸易需求相一致的近代工业体系也就在湖北逐步出现并发展。湖北省内的早期工业造产成为了相关产业链条的见证。
随着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快速增长,汉口成为中国内陆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城市。而张之洞督鄂以后加速推进的洋务运动,则将近代中国初创的重工业体系与湖北紧密结合起来。重工业体系的升级与发展,又因为抗战西迁带来人口与技术扩散,相关的工业遗产也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动荡与苦难。
        20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全面工业化进程,则在湖北留下了丰富的遗存。而湖北省内的工业布局,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大宗物品的远程运输。航运和铁路,既是湖北工业发展史的产业链条生长的主干,也是当代湖北工业体系产业链的核心内容。这一部分工业遗产在湖北省域内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布局,同时又成为中国整体工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一图景正反映了湖北早期工业从萌芽,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生长的必然结果。                                                                                                                                                                     武汉工业遗产的价值,其次在于作为近代武汉城市史的标志。
        在汉口19世纪后半叶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作为传统商业城镇向近代工商业城市转型的重要基础,就是现代工业体系的引入与生根。汉口租界区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催生了能源动力、机械加工、水电市政等一系列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初,汉口租界区已经成为湖北工业的重点区域,而今日所留下来的湖北早期工业造产,也在原汉口租界区内有较多集中存在。
         1889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湖北的近代化工业进程骤然加速。1891年开始的汉阳铁厂建设,开启了武汉乃至湖北近代工业发展的大幕。1892年京汉铁路开始兴建,为之生产铁轨的汉阳铁厂于1893年10月建成,并于1894年5月投产,雇佣 3000多工人,日产铁量60吨,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在此基础上,1908年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形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铁厂的发展,为进一步的兵工厂、铁路等建设奠定了基础。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湖北的重工业产业华群以武汉为中心已经基本成型。
这一时期的武汉工业遗产,由于后来的颠沛流离,原来的空间里又暨加了大量其他历史信息。如汉阳铁厂的原始速存,相对保持了晚清旧貌的,只剩下龟山北路边的一滩铁水和汉江边的一处翻砂码头旧址。但作为中国近代重工业体系的奠基之处,汉冶萍相关遗址还是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工业遗址的行列。


          武汉工业遗产的价值,还在于作为武汉居民日常生活史的背景。
          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化都市之一,汉口的城市建设也很快跟随工业化的步伐进入了近代化的快车道。近代工商业城市所需的规模化供水与相关的动力设施,在汉口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最为直接的体现。包括亚细亚火油、德商美最时电灯公司等工业遗产,见证了早期外商资本对于汉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汉口水塔、宗关水厂等工业遗产,则体现了本土资本在应对外商资本时的努力与成就。汉口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城市设施近代化的起点很高,直接跨越了伦敦、巴黎等欧洲都市经历过的煤气灯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比较于湖北早期重工业遗产的保存,湖北省内以武汉市为代表的城市相关工业基础设施的保存则相对完整。早期工业遗产中各种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类型较为齐全,自来水、电力等与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在汉口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对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转型记录提供了珍贵的物证。

 

图2 1930年汉口市分区计划中的工业区规划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遗产史录--湖北卷》朱子路据武汉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上色

图3 汉阳铁厂全景

图4武汉1958年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中国工业遗产史录一一湖北卷》


         围绕着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湖北工业近代化产业链的起点之所以从武汉发端,正是因为其交通枢纽的地位。当工业化取得进展之后,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又得益于工业化的支持,取得了爆炸式的发展。
         获益于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内河航运中心的地位,武汉的码头、修造船产业以及相关技术升级在开埠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由此带动了沿江黄石、荆州(沙市)、宜昌相关产业群落的形成。在湖北现存工业遗产板块中,与航运相关的遗产无疑时比重极大的一块。
         铁路作为工业化的代表性结果,在湖北的工业遗产中成为最为耀眼的一颗宝石。作为中国第-条贯穿南北的战略交通大动脉的枢纽,武汉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地位不言而瑜。而湖北境内最初的重工业体系奠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架构,都是为了铁路服务的结果。湖北现存工业遗产中,铁路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遗产,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与铁路和钢铁相关的记忆,深入到了武汉市民的生活之中。从实体的城市与建筑,到其中所承载的版画、剪纸等艺术形式。而武钢的工人版画,无疑又是其中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大武汉的记忆一一武汉工业遗产的未来展望

         21世纪开始,中国迅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湖北的一系列相关工业遗存在经历了极为复杂的转型过程之后,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时至今日依然是极为罕见而无可替代的活态工业遗产。深究其来由,则是中铁大桥局等一系列相关企业所构成的庞大的工业企业群体的产能和技术的结品。而这些企业集群的形成,又是来自于武汉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积淀。
         湖北省内的工业遗产,以武汉市最为集中。据武汉市资源和国土规划局统计,现有实物可寻的工业遗存95处,并已有多处陆续被推荐为武汉市工业遗产。武汉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就如同一部实体的《武汉工业志》。从晚清的近代工业遗迹,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国家工业体系至关重要的红钢城,从大量的工业遗产中可以窥见中国艰难的工业化历程,以及后工业化时代转型的说变。但令人遗憾的是,包括汉阳铁厂主体在内的大量武汉近现代工业原有建筑已大量消逝在历史中,其造产实物往往以片段的形式呈现出来。
         由于武汉是湖北省内人口、经济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其产业升级的可能性与迫切性更高,而随着工业空间转移,原有工业遗存的遗产化路径也在积极追赶世界范围内其他后工业化城市的脚步。总体看来,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市场化程度在湖北省内是最高的。从已经开展的遗产保护工作而言,可以说是走在省内最前沿,也是国内前列。
         工业遗存的保留,需要与所在城市文化的充分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需要将遗产的市场价值货币化。而在文化作为土地价值的溢价因素之后,很多城市工业遗存得以部分保留并遗产化也就成为可能。但这种情况下的工业遗产保存,往往是碎片化的。这也是武汉大多数已公布的工业造产的现状。
         只有在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相当高度,对于历史与文化的追寻从少数人的兴趣变成了公众普遍认同的选择时,工业遗存的大规模全面保护并全面遗产化才会成为现实。
         与实体的工业遗产记忆配套,或者由实体记忆所承载的更多艺术形式,也成为武汉非物质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钢的工人版画,就是这种整体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工业时代的见证,作为复制品时代的代表性艺术产品,武钢工人版画与大武汉的大工业一道成长,并成为一段重要的艺术史见证,也成为武汉大工业造产的一部分。
         与实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保存相比,艺术品速存和技艺的保留,更为脆弱但也更为坚强,这和原源自生命本身的柔韧性是刚硬的人造建筑空间所难以比拟的。在绘画图像中保留下来历史形象往往比建筑本体更为持久。对于历史和未来,通过多重形式完成历史信息的遗存与流传,也更具有现实价值与历史意义。

图5武汉去工业化示意图
《中国工业遇产史录一湖北卷》
图6武汉市现存工业造产分布示意图

参考文献

[1]中华民国军委会湖口宜目间兵要地志[M].1936

[2]袁继成汉口租界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3]武汉地方志编黎委员会武汉市工业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杜,1999   

[4]当代湖北工业编辑委员会当代湖北工业企业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8. 

[5]湖北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湖北省志工业志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6]张笃勒,候红志刘宝森武汉工业遗产[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

[7]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商业志[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8]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城市建设志[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9]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主编武汉市城市规划志IML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10]彭小华品读武汉工业遗产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11]翟跃东,任予箴,诚实的建筑[M]武汉出版杜,2009年8月第1版 

[12]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武汉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   

[13]武汉市地方志编募委员会主壤《汉口租界志》[M武汉出版社2003年

[14]湖北省地方志编募委员会湖北省志工业(上][M]1993

[15]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工业(下][M]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