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现代美术史——肖丰艺术历程简说
王春辰
最早认识肖丰是在美院二厂中转办学那段过渡时期。我们住在离二厂不远的酒仙桥附近的大清寺农贸市场,那里有一栋私人盖的二层水泥房子(如今已拆除,唯有记忆),有美院的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等住在这里,俨然是一处艺术部落。
和肖丰相识,是他的个展有一个简历需要英文,同院子的老乡介绍我帮他写了一下,也因此去看了他在王府井老美院陈列馆的个展。那天,来了很多人,其中有栗宪庭。肖丰展出了几十幅抽象的布面油画,展厅正中是一块融化的冰,有录像显示是来自武汉东湖的水制成。冰的现场与远方的湖水紧紧相连,而墙面上的抽象绘画,仿佛阳光下的一扇扇敞开的窗户,倾述着喃喃细语,让现场感和距离感同步发生,让艺术的观念在具体的作品构成中显现。
这个展览是肖丰来央美访学的一个成果展,也是他的艺术的一个分水岭。它意味着肖丰的艺术实践经由不同的艺术理路,在这里汇集为前行的驿站,将过往与前景联通起来。从80年代走向90年代,是肖丰的现代艺术探索与尝试的历程,他大量的习作、作品,处处显示了他对现代主义方法与风格的借鉴和用功,这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的热情和朝气的显露,才气奔放,左冲右突,对艺术的执着变成一张张作品的积淀,这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追求艺术的现代主义真谛的烙印。在肖丰这里,一切表现得那么炽烈和清晰。肖丰的创作似乎浓缩了一部个人行走现代艺术之路的历史,留下了那么丰富的印迹。
但这些并不是肖丰的全部,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溯,每一次艺术风格与类型的践行都是自我意识的投射,而终极的艺术意义是与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史到当代史不断追问的问题,也是当代的艺术转型所涵盖的大问题。肖丰在新世纪的艺术实践回归到一种生命价值的沉淀上,和缓而内敛,形式自由而不失法度,综合贯通而自出机枢。肖丰守护的是心境,涵养的是文化情怀;美术到艺术,是心路历程的延展,是探微知著的法门。对于肖丰,艺术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一种智慧和人间的温情,将个体消融在似有若无的随性表现中。中国文化的滋养和当代文化的内爆都是肖丰极力要弥合并加以重构的,这是今天人们面对艺术和社会都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思考的越深入,就越能够展现地越充分,也才能越加自主地驾驭艺术。每个个体都是一次生命历险,而艺术的历险在今天则意味着重重险阻,必须百折不挠,一一攻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需要个性、需要自己的声音。而肖丰实践艺术几十年,就是要圆自己的心中之梦,透悟艺术的真实,从而实现人生信念的表达,达致生命的彼岸。